阶骑士在战场上殒落,其中有联盟的天阶骑士,也有同盟的天阶骑士。
这原本不是利奇喜欢的战争方式,但现在他已经不在乎,因为他发现传统的战争方式也可以让他学到很多东西。
这两天里,指挥中心完全变样。
里面的人比以前多了十倍不止。虽然帐篷够大,却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以及几乎同样数量的设备,所以利奇不得不让人临时搭了一个三层平台。
这种简易平台用钢管作为骨架,再在上面铺一层钢丝格网,只用半天时间就全部搭建成功。
利奇的位置仍旧在正中央,他的座位是用一部战甲的座舱改成,无数金属线从座舱后面和地下朝四面八方蔓延,每根金属线都连接一台设备。
每个看过改装之后指挥中心的人都倒抽一口冷气。在他们眼里,这个地方充满诡异和神秘,如同置身于一个机器的世界里,待的时间长了,人都会变成机器的一部分。
这种感觉最强烈的自然是在指挥中心工作的人,那些参谋、负责通讯联络的念者全都觉得,上班时他们不再是自己,而是成了这套系统的一部分。
至于这套系统的核心,也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座舱里的人,已经让人感觉不出一丝人味。
利奇也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是人。随着时间推移,他对于这种状态越来越熟悉,已经有了和这一切融为一体的感觉。
当初在卡佩奇时,他在战甲座舱里待了两个星期,已经有了战甲就是身体一部分的感觉,现在虽然才过几天,但在“时间凝滞”的状态下,他像是过了大半年。
和年初那次不同,这次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自己的路应该怎么走。
此刻妨碍他走得更远的是那颗跃动不停的心。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叔和老伯都曾说过,想成为一个绝世强者,必须忍耐常人无法想像的寂寞。
幸好,他这一脉在忍受寂寞方面非常有心得。
大叔可以整天守着那座图书馆,老伯在食材铺里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掌柜,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以前他无法理解,现在他明白了。
此刻坐在指挥舱里的他,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眼神也黯然无光,没有一点神采,远远看去像是一座雕塑。
之所以会这样是他的自我意识已经被抽离,此刻的他像是在做梦。
既然没有自我也就不存在情感,不会感到累,也不会感到寂寞,就算一天的时间拉得犹如几个月长,也不感觉枯燥。
不过利奇的大脑仍旧在运转。抽离自我意识之后,指挥作战成了他的本能,他成为这套指挥系统的一部分,成了一部活的智脑。
与此同时,他的意志变得无所不在、无所不至。
从前线到后方,长一千多公里、纵深数百公里的这片区域,只要在扫瞄网的笼罩之下,同样也在他的注视之下。
对那些念者来说,他们只能从扫瞄网中看到有没有敌人存在,但是他不同。
他以前修练的“天听”可以透过声音的回波组合出一幅图像,这种能力配合烟雾弹,一度是他的招牌,这套战法甚至影响独立军,所以战场上只要有独立军在,肯定会烟尘滚滚,雾气弥漫。
现在,所有的功法都融为一体,“天听”也不例外。
扫瞄网的原理和当初他设计的定向听音器原理差不多,所以那些在扫瞄网里会有反应的东西,全都清清楚楚出现在他的眼前。
声音的波长很长,组合成的图像总是模模糊糊的;扫瞄网发射出的念力波波长却很短,所以组合成的图像非常清晰,只比用眼睛看稍微差一些。
当然有差的地方,自然也有好的地方。扫瞄网对能量反应敏感,所以那些战甲在扫瞄网下的样子,和肉眼看起来完全不同。能量反应强烈的地方看起来比较亮。
几天来,利奇已经习惯这种全新的视觉。
这种视觉只能看到有能量的东西,但不可否认它确实很有用。
不只能让他像上帝俯视一切,还能让他看到很多以往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能量的聚集和流动。
以往和人交手时,判断对方什么时候要出招靠的是经验,但现在他可以清楚看到能量的变化。出招前能量会聚集到手中,跑动时,能量会传到双腿之上,任何虚招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现在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料敌机先。
几天来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下于数十场,现在他只要看到能量从动力系统里流出来,立刻知道那部战甲接下来会怎么行动。
蒙蒙细雨不停下着,二月的天气仍旧有些寒冷,但是此刻的战场上如同火山口,到处都是蒸腾的雾气。
大地是热的,几天来不停有人在这里作战,时不时会有一部战甲轰然一声爆炸,滚滚火球将地面堆积的雨水蒸发成热腾腾蒸气,也让地面热得发烫。
两队人马正在这片战场上厮杀,其中的一方的人数稍微多一此丁但装备却不行,那是老式的“舞蹈家”。
“舞蹈家”的外形本来不错,纤细瘦长,看起来挺优雅,但这些战甲的胸前却装着围兜一样的东西,背后也有一块甲壳,那是能量装甲。波罗诺夫居然想出将能量装甲制造成外挂装备的式样,确实是一个天才。
不过这玩意毕竟是赶工出来的,而且只防得住正面和背后,两侧全是空的。
联盟也知道自己在装备上处于弱势,所以他们的队形收得很紧,想靠互相配合弥补战甲性能的不足。
同盟全都装备“仙女龙”,而且是比较新的型号。他们的兵刃也很特殊,每一部战甲的背后都挂着不同的兵刃,或是战斧,或是长剑,但他们
这原本不是利奇喜欢的战争方式,但现在他已经不在乎,因为他发现传统的战争方式也可以让他学到很多东西。
这两天里,指挥中心完全变样。
里面的人比以前多了十倍不止。虽然帐篷够大,却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以及几乎同样数量的设备,所以利奇不得不让人临时搭了一个三层平台。
这种简易平台用钢管作为骨架,再在上面铺一层钢丝格网,只用半天时间就全部搭建成功。
利奇的位置仍旧在正中央,他的座位是用一部战甲的座舱改成,无数金属线从座舱后面和地下朝四面八方蔓延,每根金属线都连接一台设备。
每个看过改装之后指挥中心的人都倒抽一口冷气。在他们眼里,这个地方充满诡异和神秘,如同置身于一个机器的世界里,待的时间长了,人都会变成机器的一部分。
这种感觉最强烈的自然是在指挥中心工作的人,那些参谋、负责通讯联络的念者全都觉得,上班时他们不再是自己,而是成了这套系统的一部分。
至于这套系统的核心,也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座舱里的人,已经让人感觉不出一丝人味。
利奇也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是人。随着时间推移,他对于这种状态越来越熟悉,已经有了和这一切融为一体的感觉。
当初在卡佩奇时,他在战甲座舱里待了两个星期,已经有了战甲就是身体一部分的感觉,现在虽然才过几天,但在“时间凝滞”的状态下,他像是过了大半年。
和年初那次不同,这次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自己的路应该怎么走。
此刻妨碍他走得更远的是那颗跃动不停的心。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叔和老伯都曾说过,想成为一个绝世强者,必须忍耐常人无法想像的寂寞。
幸好,他这一脉在忍受寂寞方面非常有心得。
大叔可以整天守着那座图书馆,老伯在食材铺里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掌柜,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以前他无法理解,现在他明白了。
此刻坐在指挥舱里的他,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眼神也黯然无光,没有一点神采,远远看去像是一座雕塑。
之所以会这样是他的自我意识已经被抽离,此刻的他像是在做梦。
既然没有自我也就不存在情感,不会感到累,也不会感到寂寞,就算一天的时间拉得犹如几个月长,也不感觉枯燥。
不过利奇的大脑仍旧在运转。抽离自我意识之后,指挥作战成了他的本能,他成为这套指挥系统的一部分,成了一部活的智脑。
与此同时,他的意志变得无所不在、无所不至。
从前线到后方,长一千多公里、纵深数百公里的这片区域,只要在扫瞄网的笼罩之下,同样也在他的注视之下。
对那些念者来说,他们只能从扫瞄网中看到有没有敌人存在,但是他不同。
他以前修练的“天听”可以透过声音的回波组合出一幅图像,这种能力配合烟雾弹,一度是他的招牌,这套战法甚至影响独立军,所以战场上只要有独立军在,肯定会烟尘滚滚,雾气弥漫。
现在,所有的功法都融为一体,“天听”也不例外。
扫瞄网的原理和当初他设计的定向听音器原理差不多,所以那些在扫瞄网里会有反应的东西,全都清清楚楚出现在他的眼前。
声音的波长很长,组合成的图像总是模模糊糊的;扫瞄网发射出的念力波波长却很短,所以组合成的图像非常清晰,只比用眼睛看稍微差一些。
当然有差的地方,自然也有好的地方。扫瞄网对能量反应敏感,所以那些战甲在扫瞄网下的样子,和肉眼看起来完全不同。能量反应强烈的地方看起来比较亮。
几天来,利奇已经习惯这种全新的视觉。
这种视觉只能看到有能量的东西,但不可否认它确实很有用。
不只能让他像上帝俯视一切,还能让他看到很多以往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能量的聚集和流动。
以往和人交手时,判断对方什么时候要出招靠的是经验,但现在他可以清楚看到能量的变化。出招前能量会聚集到手中,跑动时,能量会传到双腿之上,任何虚招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现在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料敌机先。
几天来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下于数十场,现在他只要看到能量从动力系统里流出来,立刻知道那部战甲接下来会怎么行动。
蒙蒙细雨不停下着,二月的天气仍旧有些寒冷,但是此刻的战场上如同火山口,到处都是蒸腾的雾气。
大地是热的,几天来不停有人在这里作战,时不时会有一部战甲轰然一声爆炸,滚滚火球将地面堆积的雨水蒸发成热腾腾蒸气,也让地面热得发烫。
两队人马正在这片战场上厮杀,其中的一方的人数稍微多一此丁但装备却不行,那是老式的“舞蹈家”。
“舞蹈家”的外形本来不错,纤细瘦长,看起来挺优雅,但这些战甲的胸前却装着围兜一样的东西,背后也有一块甲壳,那是能量装甲。波罗诺夫居然想出将能量装甲制造成外挂装备的式样,确实是一个天才。
不过这玩意毕竟是赶工出来的,而且只防得住正面和背后,两侧全是空的。
联盟也知道自己在装备上处于弱势,所以他们的队形收得很紧,想靠互相配合弥补战甲性能的不足。
同盟全都装备“仙女龙”,而且是比较新的型号。他们的兵刃也很特殊,每一部战甲的背后都挂着不同的兵刃,或是战斧,或是长剑,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