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故人来。
这是郑旭安第一次见到孟美琴。
他马上呆了。
倒不是因为孟美琴的清丽外貌,也不是因她的泪水不断夺眶而出的楚楚堪怜,而是那一份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肯定自己与立于他眼前的女子素昧平生,然而这种奇怪的感觉挥之不去。
过了好一阵子,他才回过神来。
『你就是孟美琴?。』郑旭安问。
『是。』女子和站于她身后的婢女微微欠身,不亢不卑地回答。
『你如何得知王府中出事了?。』郑旭安尽力用严肃的态度追问。
『小女子和郡主颇有交情,而且住得很近。王府中的下人也大都认识。府中发现郡主出事后,除了报官,也马上有人前来告知……。』至此,孟美琴又啜泣起来。
『我知道郡主昨晚曾到过你家,她是在什么时候离开的?。』因孟美琴在啜泣中,回答的是立于身后的婢女。
『郡主是在黄昏时造访的,和小姐一起用了晚膳,大约在戌时离开返回王府的。是小婢亲自送郡主上王府的马车的。』『你是谁人?。』郑旭安对这婢女贸然代女主人回答有点不快。
『她是小女子的贴身丫鬟春宁。』这次轮到孟美琴代她回话了。
郑旭安眉心蹙动。
这春宁可以在女主人未发话前代为回话,而孟美琴毫无斥责之意,可知二人关係密切,非单止于一般主僕,当下又不便追问,心裡就先记下了,据王府的管家曾向他说出郡主是在戌时二刻左右回到府中的,心中计算了一下王府与平阳里的距离,时间与这春宁所说的吻合。
当下就点点头。
『听说你与郡主是好友,她在你家中可曾和你谈过什么?。』孟美琴先把脸上的泪水抹干,回答道:『都是一些闲话。』略顿了一下,又啜泣起来,说:『都是我害了她……。』郑旭安「哦」
的一声,道:『何出此言?。』孟美琴道:『郡主在晚膳中多喝了两杯,有点不适,我本劝她在舍下留宿,她执意不肯坚持要回府,如果当时我坚持挽留,她就不会……。』郑旭安点回头。
心想:世间的事就是这样,生死往往是一发之间。
本来,孟美琴如此快就得知好友遇害并赶了过来令郑旭安觉得可疑,但郡主确是在戌时回府的,而且从案发现场衣裳凌乱委地,看来可以肯定是刚回寝室就遇害了。
而郡主是乘她自己的马车回府,孟美琴即使从后赶来也绝无时间可以下毒手,就打消了疑虑。
『郑捕头,可否让小女子见见郡主……。?。』郑旭安听到她称自己「郑捕头」,心中有点奇怪,可是回心一想,这可能是她从把守王府外的捕快口中得知他姓氏的。
『这……。孟小姐,郡主遇害,姿容有点狼狈,恐怕有些不便。』说罢,郑旭安才发觉自己对孟美琴的称呼不知不觉中竟由「你」
变成「孟小姐」,心想:也许是她与郡主的关係匪浅,可能也认识冀王爷,所以在排除她与命案有关之后,自己不由不收歛起当官差的气焰,转而客气起来。
『郑捕头,我与郡主多年交情,无论如何,也想见她最后一面,请郑捕头通融。』之后,深深一揖。
郑旭安犹豫了一会,终于点点头。
『因仵工尚未检查郡主的遗体,孟小姐心中要有所准备,不然……。』『小女子明白,郑捕头放心。』郑旭安见她如此坚决,就不好再阻挠,于是引领孟美琴主僕二人进入了怜月郡主的寝室。
此时,怜月的尸身已有一幅白布遮掩,在床上只现出身体轮廓。
郑旭安把盈美琴带到床前,缓媛把白布揭开。
只听得孟美琴发出「哇」
的一声,接着身躯摇摇欲堕,在她身后的春宁快步上前扶了她一把才没有让她昏倒。
此时,主僕两人已互相抱头痛哭起来。
郑旭安看在眼裡,不期然想起当日他目睹妻子惨死的景况,顿时起了怜悯之心。
『孟小姐,人死不复生,你也不要再如此难过。官府一定会把凶手缉捕归案,还郡主一个公道。』孟美琴仍在啜泣。
良久才稍为平服下来。
『是我对不起她,要是昨晚我不让她回来……。郑捕头,如果有什么事美琴能帮上忙可替郡主找回公道的,美琴一定竭尽所能……。』郑旭安沈思了一会,问:『郡主生前可曾提过有关「蝴蝶」
的事?。
』孟美琴一愕,摇头问:『郑捕头何以有此一问?。』『孟小姐你看看这牆上……。』郑旭安把孟美琴等带到那血蝴蝶之前。
孟美琴定神凝望了牆上已完全变黑的勾勒,脸上浮现出些许不解神情,接着摇摇头,问:『这是凶手留下的?。』『应该是。』『那岂非自曝他是谁人?。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可能是寻仇,也有可能是凶手有意张扬来夸耀。当然也有可能是故布疑阵迷惑官府,让咱们循错误方向追查。据说大约七年前曾有一犯了多宗大案的凶徒也是留下血蝴蝶作为标记的,至今仍逍遥法外,孟小姐可曾听闻?。』
孟美琴摇首,道:『美琴虽生于斯,长于斯,但可能那些案件发生时,美琴仍年幼,确未曾听闻有人提及。也许家父会知道未定。美琴回
这是郑旭安第一次见到孟美琴。
他马上呆了。
倒不是因为孟美琴的清丽外貌,也不是因她的泪水不断夺眶而出的楚楚堪怜,而是那一份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肯定自己与立于他眼前的女子素昧平生,然而这种奇怪的感觉挥之不去。
过了好一阵子,他才回过神来。
『你就是孟美琴?。』郑旭安问。
『是。』女子和站于她身后的婢女微微欠身,不亢不卑地回答。
『你如何得知王府中出事了?。』郑旭安尽力用严肃的态度追问。
『小女子和郡主颇有交情,而且住得很近。王府中的下人也大都认识。府中发现郡主出事后,除了报官,也马上有人前来告知……。』至此,孟美琴又啜泣起来。
『我知道郡主昨晚曾到过你家,她是在什么时候离开的?。』因孟美琴在啜泣中,回答的是立于身后的婢女。
『郡主是在黄昏时造访的,和小姐一起用了晚膳,大约在戌时离开返回王府的。是小婢亲自送郡主上王府的马车的。』『你是谁人?。』郑旭安对这婢女贸然代女主人回答有点不快。
『她是小女子的贴身丫鬟春宁。』这次轮到孟美琴代她回话了。
郑旭安眉心蹙动。
这春宁可以在女主人未发话前代为回话,而孟美琴毫无斥责之意,可知二人关係密切,非单止于一般主僕,当下又不便追问,心裡就先记下了,据王府的管家曾向他说出郡主是在戌时二刻左右回到府中的,心中计算了一下王府与平阳里的距离,时间与这春宁所说的吻合。
当下就点点头。
『听说你与郡主是好友,她在你家中可曾和你谈过什么?。』孟美琴先把脸上的泪水抹干,回答道:『都是一些闲话。』略顿了一下,又啜泣起来,说:『都是我害了她……。』郑旭安「哦」
的一声,道:『何出此言?。』孟美琴道:『郡主在晚膳中多喝了两杯,有点不适,我本劝她在舍下留宿,她执意不肯坚持要回府,如果当时我坚持挽留,她就不会……。』郑旭安点回头。
心想:世间的事就是这样,生死往往是一发之间。
本来,孟美琴如此快就得知好友遇害并赶了过来令郑旭安觉得可疑,但郡主确是在戌时回府的,而且从案发现场衣裳凌乱委地,看来可以肯定是刚回寝室就遇害了。
而郡主是乘她自己的马车回府,孟美琴即使从后赶来也绝无时间可以下毒手,就打消了疑虑。
『郑捕头,可否让小女子见见郡主……。?。』郑旭安听到她称自己「郑捕头」,心中有点奇怪,可是回心一想,这可能是她从把守王府外的捕快口中得知他姓氏的。
『这……。孟小姐,郡主遇害,姿容有点狼狈,恐怕有些不便。』说罢,郑旭安才发觉自己对孟美琴的称呼不知不觉中竟由「你」
变成「孟小姐」,心想:也许是她与郡主的关係匪浅,可能也认识冀王爷,所以在排除她与命案有关之后,自己不由不收歛起当官差的气焰,转而客气起来。
『郑捕头,我与郡主多年交情,无论如何,也想见她最后一面,请郑捕头通融。』之后,深深一揖。
郑旭安犹豫了一会,终于点点头。
『因仵工尚未检查郡主的遗体,孟小姐心中要有所准备,不然……。』『小女子明白,郑捕头放心。』郑旭安见她如此坚决,就不好再阻挠,于是引领孟美琴主僕二人进入了怜月郡主的寝室。
此时,怜月的尸身已有一幅白布遮掩,在床上只现出身体轮廓。
郑旭安把盈美琴带到床前,缓媛把白布揭开。
只听得孟美琴发出「哇」
的一声,接着身躯摇摇欲堕,在她身后的春宁快步上前扶了她一把才没有让她昏倒。
此时,主僕两人已互相抱头痛哭起来。
郑旭安看在眼裡,不期然想起当日他目睹妻子惨死的景况,顿时起了怜悯之心。
『孟小姐,人死不复生,你也不要再如此难过。官府一定会把凶手缉捕归案,还郡主一个公道。』孟美琴仍在啜泣。
良久才稍为平服下来。
『是我对不起她,要是昨晚我不让她回来……。郑捕头,如果有什么事美琴能帮上忙可替郡主找回公道的,美琴一定竭尽所能……。』郑旭安沈思了一会,问:『郡主生前可曾提过有关「蝴蝶」
的事?。
』孟美琴一愕,摇头问:『郑捕头何以有此一问?。』『孟小姐你看看这牆上……。』郑旭安把孟美琴等带到那血蝴蝶之前。
孟美琴定神凝望了牆上已完全变黑的勾勒,脸上浮现出些许不解神情,接着摇摇头,问:『这是凶手留下的?。』『应该是。』『那岂非自曝他是谁人?。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可能是寻仇,也有可能是凶手有意张扬来夸耀。当然也有可能是故布疑阵迷惑官府,让咱们循错误方向追查。据说大约七年前曾有一犯了多宗大案的凶徒也是留下血蝴蝶作为标记的,至今仍逍遥法外,孟小姐可曾听闻?。』
孟美琴摇首,道:『美琴虽生于斯,长于斯,但可能那些案件发生时,美琴仍年幼,确未曾听闻有人提及。也许家父会知道未定。美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