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像娃娃一样的,十多年的夫妻我也惯了,亏他一不抽大烟土,二不在外搞女人,咱在家就得容了男人家的一些毛病。
那日咱姐妹为了那信屈了他,他发那么大火,他越发火我心里也越踏实的。
给他这样的人当妻,就要是他的妻,也是他的母。”
柳月在心里说:“这大姐好贤惠,但却有点愚了。
人常说男人家干风流事,满世界都知道的。
只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个人就是他老婆。”
就笑了笑,说:“大姐是当了妻又当了母的,但给庄老师当了妻,还必须要得是他的女,他的妓!”
夫人说:“你这才胡说,老婆就是老婆,怎么是妓?你庄老师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说这样的话让外人听着,倒招人贱看哩!”
柳月吐了吐舌头,说:“我什么也不知道,真是胡说哩!”
夫人说:“不是你什么不知道,是你知道得太多,不该你知道的你也要知道。
你这小狐子,将来谁娶了你就一年半载让你折腾死了!”
吃罢饭,夫人让柳月取了笔纸,她说着,柳月记着,一一开出所邀请来吃生日宴席的人名单。
柳月写完,又核对了一遍,无非是汪希眠家,龚靖元家,阮知非家,孟云房家,周敏家,赵京五,洪江,干表姐家,文联的老魏副主席,美协的小丁,舞协的王来红,作协的张正海,杂志社的钟唯贤、李洪文、苟大海,已经两席多了。
柳月问:“这两席人的,是去饭店包席还是在家自己来做?自己做我可不敢做菜的。”
夫人说:“在家气氛好,做当然不用你动手,我那干姐夫是厨师,红案子由他办,老孟干白案子,你只管和我这几日通知人、采买东西罢了。”
当下两人在电话簿上查了家有电话的电话号码,另写在一页纸上,分配柳月到前一天了集中打电话邀请;没电话的她骑车上门去约。
就又计算着要采买的食品、烟酒、菜蔬,以及要新买的一些餐具和煤火炉。
这当儿,院门首有悠长的"破烂哟,承包破烂一喽!”
柳月说:“大姐,收破烂的来了,把后窗根那些空酒瓶、废报纸卖了吧,改日来客,也显得干净。”
夫人点头,两人拿了废旧出来,院门口已亮了路灯,那老头仰躺在架子车的草垫上吸烟,吸一口吹一口,自得其乐。
牛月清说:“这么晚了,你老还收破烂?”
老头并不看,吹了一个烟圈说:“这么晚了,有破烂嘛!”
柳月就吃吃笑。
牛月清说:“瓜女子,笑个什么?”
柳月说:“咱是一肚子烦恼,你瞧他倒乐哉!早听说他会谣儿,让他说一段儿!”
就对老头说,"喂,你来一段谣儿,这废旧就便宜卖你。”
老头还是不看,忽地喷一口烟,直溜溜冲上路灯杆上的灯泡儿,绕开来像是一层云,几只蚊子就忽隐忽现。
老头说:“你睡沙发床睡的是草垫子,柳月睡草垫子睡的是沙发床。
两只仙鹤在云游哩。”
柳月觉得古怪,呀呀直叫。
牛月清说:“柳月,说话稳重些。”
便对老头说:“你老人家辛苦,今晚也不知歇在哪里?”
老头说:“风歇在哪儿我歇在哪儿。”
牛月清又问:“这么晚了,你吃过了吗?”
老头说:“你吃了也是我吃了。”
牛月清说:“柳月,快回去拿了两个馍来。”
柳月不愿意,但还是去了。
老头不谢也不拦,跳下车称了废旧,一分钱一分钱数着付款。
牛月清不要,老头还是数。
牛月清说:“老人家,人都说你能说谣儿,我有一事要求你的。”
老头就停止数钱,痴在那里不动。
牛月清见他听着,便大略谈了丈夫是搞文化宣传的,市上人大会改选,也是为了别人,把一篇文章在报上发了,人大主任因此未能当选上,结果丈夫却遭人暗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说了一遍:希望老头能编个谣儿街上说出,也给丈夫出出气儿。
老头没有言语。
柳月拿了馍出来,老头一手交那一堆分币,一手收馍。
牛月清还是不收那钱。
一堆分币就放在地上,老头拉车却走了。
牛月清叹一口气,后悔白给他说了半天,才要转身进院,却听得老头在灯光昏暗的巷子那头一字一板念唱起来了,牛月清听了听,说:“他念唱的是些什么,并不是我要他编的内容。”
柳月却说这谣儿好哩,回来等夫人先睡了,自个儿去书房竟把老头说的谣儿记下来。
果然以后这段谣儿就在西京文化圈里颇为流行。
柳月当时记的是:房子。
谷子。
票子。
妻子。
儿子。
孙子。
庄子。
老子。
孔子。
活了这一辈子。
留下一把胡子。
柳月记录了谣词,脱得衣服来和
那日咱姐妹为了那信屈了他,他发那么大火,他越发火我心里也越踏实的。
给他这样的人当妻,就要是他的妻,也是他的母。”
柳月在心里说:“这大姐好贤惠,但却有点愚了。
人常说男人家干风流事,满世界都知道的。
只有一个人不知道,这个人就是他老婆。”
就笑了笑,说:“大姐是当了妻又当了母的,但给庄老师当了妻,还必须要得是他的女,他的妓!”
夫人说:“你这才胡说,老婆就是老婆,怎么是妓?你庄老师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说这样的话让外人听着,倒招人贱看哩!”
柳月吐了吐舌头,说:“我什么也不知道,真是胡说哩!”
夫人说:“不是你什么不知道,是你知道得太多,不该你知道的你也要知道。
你这小狐子,将来谁娶了你就一年半载让你折腾死了!”
吃罢饭,夫人让柳月取了笔纸,她说着,柳月记着,一一开出所邀请来吃生日宴席的人名单。
柳月写完,又核对了一遍,无非是汪希眠家,龚靖元家,阮知非家,孟云房家,周敏家,赵京五,洪江,干表姐家,文联的老魏副主席,美协的小丁,舞协的王来红,作协的张正海,杂志社的钟唯贤、李洪文、苟大海,已经两席多了。
柳月问:“这两席人的,是去饭店包席还是在家自己来做?自己做我可不敢做菜的。”
夫人说:“在家气氛好,做当然不用你动手,我那干姐夫是厨师,红案子由他办,老孟干白案子,你只管和我这几日通知人、采买东西罢了。”
当下两人在电话簿上查了家有电话的电话号码,另写在一页纸上,分配柳月到前一天了集中打电话邀请;没电话的她骑车上门去约。
就又计算着要采买的食品、烟酒、菜蔬,以及要新买的一些餐具和煤火炉。
这当儿,院门首有悠长的"破烂哟,承包破烂一喽!”
柳月说:“大姐,收破烂的来了,把后窗根那些空酒瓶、废报纸卖了吧,改日来客,也显得干净。”
夫人点头,两人拿了废旧出来,院门口已亮了路灯,那老头仰躺在架子车的草垫上吸烟,吸一口吹一口,自得其乐。
牛月清说:“这么晚了,你老还收破烂?”
老头并不看,吹了一个烟圈说:“这么晚了,有破烂嘛!”
柳月就吃吃笑。
牛月清说:“瓜女子,笑个什么?”
柳月说:“咱是一肚子烦恼,你瞧他倒乐哉!早听说他会谣儿,让他说一段儿!”
就对老头说,"喂,你来一段谣儿,这废旧就便宜卖你。”
老头还是不看,忽地喷一口烟,直溜溜冲上路灯杆上的灯泡儿,绕开来像是一层云,几只蚊子就忽隐忽现。
老头说:“你睡沙发床睡的是草垫子,柳月睡草垫子睡的是沙发床。
两只仙鹤在云游哩。”
柳月觉得古怪,呀呀直叫。
牛月清说:“柳月,说话稳重些。”
便对老头说:“你老人家辛苦,今晚也不知歇在哪里?”
老头说:“风歇在哪儿我歇在哪儿。”
牛月清又问:“这么晚了,你吃过了吗?”
老头说:“你吃了也是我吃了。”
牛月清说:“柳月,快回去拿了两个馍来。”
柳月不愿意,但还是去了。
老头不谢也不拦,跳下车称了废旧,一分钱一分钱数着付款。
牛月清不要,老头还是数。
牛月清说:“老人家,人都说你能说谣儿,我有一事要求你的。”
老头就停止数钱,痴在那里不动。
牛月清见他听着,便大略谈了丈夫是搞文化宣传的,市上人大会改选,也是为了别人,把一篇文章在报上发了,人大主任因此未能当选上,结果丈夫却遭人暗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说了一遍:希望老头能编个谣儿街上说出,也给丈夫出出气儿。
老头没有言语。
柳月拿了馍出来,老头一手交那一堆分币,一手收馍。
牛月清还是不收那钱。
一堆分币就放在地上,老头拉车却走了。
牛月清叹一口气,后悔白给他说了半天,才要转身进院,却听得老头在灯光昏暗的巷子那头一字一板念唱起来了,牛月清听了听,说:“他念唱的是些什么,并不是我要他编的内容。”
柳月却说这谣儿好哩,回来等夫人先睡了,自个儿去书房竟把老头说的谣儿记下来。
果然以后这段谣儿就在西京文化圈里颇为流行。
柳月当时记的是:房子。
谷子。
票子。
妻子。
儿子。
孙子。
庄子。
老子。
孔子。
活了这一辈子。
留下一把胡子。
柳月记录了谣词,脱得衣服来和